手持式光谱仪手持式合金分析仪合金分析仪
手持式光谱仪手持式合金分析仪合金分析仪

联系我们

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致电
400-7102-888
非工作时间服务热线
139 1323 1381
给我们留言
在线留言
微信售后服务二维码

企业动态

您当前所在页: 首页 > 解决方案 > 产品分类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负责解读|凯发游戏登录入口《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团体标准推荐清单(第一批)

发布日期:2025-03-10  点击次数: 868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加快提升工业产品碳足迹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碳足迹管理体系,促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团体标准推荐清单(第一批)★■■◆◆。

  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征集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研究课题的通知》《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编制指南》等相关要求,经相关标准化机构推荐■★◆■■、专家评审、网上公示等程序,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了15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团体标准推荐清单(第一批)◆◆◆,涵盖钢铁、铁合金、乙烯、水泥、石灰、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岩(矿)棉■★◆■、铅锭■■■◆★、锌锭◆■★、工业硅◆■■、阴极铜■★★、锂离子电池★★◆■◆★、移动通信手持机等产品。对于电解铝等已发布碳足迹核算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产品,不再推荐团体标准。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加快提升工业产品碳足迹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碳足迹管理体系,促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团体标准推荐清单(第一批)(以下简称《清单》)■◆◆◆■◆。现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二是突出重点。会同生态环境部凯发游戏登录入口、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组织相关标准化机构开展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体系研究■★★,聚焦市场需求迫切、减排贡献突出■★◆★■■,产业链关联性强、供应链带动作用明显,国际贸易量大的产品领域,确定优先研制的标准清单,加快建立健全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体系★◆■◆★。

  一是加强指引■■◆◆。制定实施《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编制指南》,规范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优先制定范围◆◆★◆■★,明确工作程序,细化编制要求。提出到2027年制定出台200项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应用场景得到显著拓展◆◆★■★◆。

  《清单》旨在充分发挥碳足迹管理对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促进作用,帮助企业系统掌握各环节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水平◆★,查找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开展节能降碳改造,挖掘节能降碳潜力★■★,提高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绿色低碳水平,持续降低产品碳足迹。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有利于扩大低碳产品供给,促进绿色消费,促进形成绿色生产和消费的良性循环。

  2023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建立健全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5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明确工业和信息化部等行业主管部门组织有关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等,按照团体标准先行先试、逐步转化为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的原则,研究制定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会同相关部门发布规则标准采信清单,为企业、机构提供统一规范的规则标准。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5部门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提出,行业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发布团体标准推荐清单。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8部门印发《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凯发游戏登录入口★■,明确各相关部门按分工完善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核算机制,加快制定发布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逐步扩大覆盖范围◆★■★◆,确定行业标准、团体标准采信规则及程序◆★◆■,将实施基础好的团体标准采信为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

  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坚持目标引领、协同落实,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坚持系统推进、急用先行,加快组织制定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积极打造多方参与的碳足迹工作格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负责解读《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团体标准推荐清单(第一批)》

  二是加快建立健全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体系★■■★■。聚焦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新能源汽车◆★■■■◆、电子电器等行业,参考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统计用产品分类目录》等要求,加快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制定■◆★★■,成熟一批、推进一批、持续完善,稳步有序扩大产品覆盖范围。条件成熟的直接制定行业标准。

  一是加强《清单》标准宣贯实施。《清单》中推荐的标准文本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门户网站节能与综合利用司主页查阅。鼓励各标准化研究机构或标准化技术组织广泛拓展相关标准信息发布渠道◆◆◆★,多途径、多方式开展产品碳足迹标准宣传和培训。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碳标识认证制度★■■。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和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国务院《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提出,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制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加强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建设,建立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制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对于促进相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加快推进。按照开放、透明、公开的原则,组织有关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等★◆★★◆,广泛吸纳产业链上下游相关方代表参与,遵照《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和要求指南》(GB/T 24067)相关要求,出台一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团体标准。

  三是丰富产品碳足迹应用场景◆◆★■。积极推动相关标准在碳排放双控★◆★■、低碳技术推广等场景应用,提升相关方的标准应用能力■◆★■★。推动将产品碳足迹要求融入贸易■■、财政、金融、产业等政策,形成推广产品碳足迹的政策合力。

联系我们

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致电
400-7102-888
非工作时间服务热线
139 1323 1381
给我们留言
在线留言
微信售后服务二维码